作者:小编
发布时间:2023-02-20 16:54浏览:次
图片来源:视觉中国
腾讯曾寄予厚望的XR项目,突然但不令人意外地退场了。
2月16日下午,有消息称,腾讯宣布部分解散XR(扩展现实)团队。该团队300余名员工将获得两个月缓冲期,寻找内部活水或外部机会。
对于上述消息,腾讯方面回应称,腾讯游戏XR业务将变更硬件发展路径,相关业务团队进行调整。接近腾讯人士透露,此次调整主要基于行业原因,腾讯并未放弃探索XR,仍会考虑其他发展方向。
尽管腾讯否认了解散的说法,但“硬件发展路径”恰恰曾是腾讯切入元宇宙赛道的核心。如今,这一关键方向变更,也意味着将暂停人员、技术和资本的大量投入。此时距离XR业务线成立,不到8个月。
2022年6月20日,腾讯发布内部邮件,宣布在IEG(互动娱乐事业群)下成立XR业务线,负责XR业务战略规划和执行落地。这一动作被外界视为腾讯高调进军元宇宙的信号。
据了解,腾讯XR业务线在2022年年初于内部活水招聘开启,声称将打造一流的硬科技团队,覆盖内容生态、运营和技术研发三大方向,布局全链路的XR生态。几乎在同一时期,亦传出腾讯计划收购游戏手机厂商黑鲨科技的消息。
腾讯之前的业务布局鲜少涉及硬件。尽管黑鲨在VR算法和技术方面有所欠缺,但如果将黑鲨收入麾下,由腾讯提供内容,黑鲨提供硬件入口,这似乎是以游戏内容见长的腾讯,拥抱元宇宙领域的最好选择。
但2022年5月,黑鲨科技CEO罗语周否认了这一交易。2022年10月起,黑鲨科技VR项目大幅裁员的消息持续发酵,这笔并未得到双方承认的收购计划,未具雏形便宣告中止。连同灵魂人物沈黎于2022年11月离职的消息一道,成了腾讯XR项目谢幕的前奏。
从这番变局中,也透视出腾讯内部对是否做硬件以及整个XR项目的决策,或许存在不小的分歧。
在XR业务线宣布成立之初,该部门总负责人、腾讯高级副总裁马晓轶将其定位为“软硬件一体”。他表示,希望抓住未来4至5年的机会,在软件、内容、系统、工具SDK、硬件等各环节积极尝试,“打造行业标杆的VR产品与体验。”
据悉在XR部门内部,除了实际操盘手沈黎具有硬件经验,几乎没有完整硬件背景的员工。该部门从启动到调整至今,在腾讯所描绘的愿景之下,无论是产品研发方向还是落地的具体应用场景,均缺乏明确统一的路线。
这一愿景最初的推动者马化腾,似乎也正在变得更加切实。
2020年12月,马化腾在腾讯的内部刊物中,首次提出“全真互联网”的概念,将其称为互联网的“下一个机会”。马化腾表示,“从实时通信到音视频等一系列基础技术已经准备好,计算能力快速提升,推动信息接触、人机交互的模式发生更丰富的变化。这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,它意味着线上线下的一体化,实体和电子方式的融合。”对于当时在中国尚处萌芽期的元宇宙概念,这样的观念颇具前瞻性。
两年之后,降本增效成了腾讯仍将于未来一段时期延续的主旋律。2022年12月,马化腾在内部讲话中一改以往的温和风格,直言不讳:留给某些业务的时间不多了。
在集团整体增速放缓、裁减非盈利项目的压力下,腾讯游戏在交出第一大收入来源的宝座后,日子也不好过——版号收紧、缺乏爆款、在激烈的竞争中吸金能力减弱。
XR业务原本应是腾讯游戏实现破局的入口之一,但带来可预期的回报绝非一朝一夕之功。
2022年4月,马晓轶在谈到元宇宙的前景时称,他对元宇宙短期2-3年内的变化,仍然抱以悲观态度,尽管现在很多技术都寻找到了突破,但都是专用向的摸索,距离元宇宙本身所畅想的概念,还有相当的技术、商业距离。不过,对元宇宙长线的10年发展前景,他有更强的信心。
如果说严重烧钱、缺乏盈利前景等问题会影响腾讯投入的信心,VR行业已趋白热化的竞争格局,将进一步拉长腾讯获得回报的时间线。正如虚拟现实软件公司VRdirect首席执行官罗尔夫·伊伦伯格所说,“这个领域将会挤满竞争对手。”
而元宇宙概念正在肉眼可见地退潮,留给大厂们在这一赛道的抉择,可能没有十年之久。
2021年9月,字节以90亿元高价拦路腾讯收购PICO,成为迄今为止中国VR行业最大的一笔收购。近日,已在国内VR市场份额中占据头把交椅的PICO,也传出了裁员消息。PICO方面回应称,确实进行了一轮组织优化,此次仅针对部分业务做了调整,且属于正常的组织架构调整,业务运行不会受到影响。
根据第三方市场调研机构IDC的调查数据,2021年,Meta 的Oculus Quest占据了90%的VR头显市场份额。到2022年第三季度,Meta的市场份额已降至约75%。同期,PICO的市场份额增长了两倍多,达到15%左右。
PICO 4于去年10月发布,PICO所属公司并未披露2022年度的销售数据,但有业内人士称,每卖出一台PICO 4,亏损达四位数,获客成本高昂。在二手平台涌现的转卖和折价现象,也反映该产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或许不及预期。
另一家All in元宇宙的巨头,在烧钱之下也终于做出了妥协。
根据Meta在2月2日发布的2022年第四季度财报,包括AR(增强现实)和VR(虚拟现实)相关硬件、软件和内容在内,四季度元宇宙相关业务“现实实验室”(Reality Labs)营业收入7.27亿美元,同比下降17.1%,该业务四季度营业亏损42.8亿美元,亏损同比扩大29.5%。Reality Labs在2022年亏损达137亿美元,高于2021年的102亿美元。
发布财报的同时,Meta将2023年度费用和资本支出指引分别超预期下调50亿和40亿美元,被视为减少在元宇宙上“烧钱”。此前,Meta已宣布将裁员1.1万人并暂时冻结招聘。首席执行官马克·扎克伯格亦在财报电话会上宣布,2023年将是Meta的“效率年”。
但上述调整并不意味着扎克伯格的元宇宙之路已走向正轨。一名员工向英国《金融时报》表示:“说实话,如今的局面仍然很混乱。效率年以一群人拿钱不做事而拉开序幕。”截至去年年底,Meta旗下VR社交平台Horizon Worlds的月活跃用户仍只有20万,“一个空荡荡的元宇宙世界”。
微软则更坚决地收缩了元宇宙版图。据媒体报道,微软于今年1月的万人大裁员计划,囊括了刚刚成立四个月的工业元宇宙团队,包括其创始人在内的百名成员遭到解雇,该团队已完全解散。
在其他大厂看来,或许令人艳羡的是,与OpenAI的联手使微软抢先站上了下一个科技顶流概念——人工智能生成内容(AIGC)。
与如今全球爆红的ChatGPT相比,元宇宙概念不免有些“过气”。但ChatGPT的发展,也能为腾讯至今仍未完全放弃的XR野心提供借鉴意义。
近日,OpenAI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山姆·阿尔特曼在接受《纽约时报》科技播客节目Hard Fork的采访时表示,ChatGPT是一个“糟糕的产品”。阿尔特曼指出,目前的ChatGPT是一个频繁出现错误,有时能用,有时又不能用的网站,而且现在的功能过于简洁。他同时透露,OpenAI目前拥有尚未发布的更强大版本。
对于ChatGPT这样的“产品”来说,因为它有趣、有价值、易触及,有其革命性的意义,使用者愿意忍受它的糟糕。在此之前,OpenAI也进行了耗资巨大、一度看不见结果的投入。
在XR项目上,无论腾讯想以硬件还是软件切入,最终同样要回归产品的本质。
腾讯内部承载马化腾所指全真互联网概念的,除了IEG(互动娱乐事业群),还有CSIG(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)。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EO汤道生曾表示,做“产品”是腾讯最自然的选择。过去腾讯也在探索、在尝试,到底扮演哪个角色会更适合。“经过这几年,我们意识到,其实腾讯的基因还是一家产品公司。”
做VR头显这样的消费级产品,离不开对消费场景和消费趋势的判断。随着去年12月以来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,消费者的线下消费场景正全面打开。居家、线上环境的减少,对虚拟现实类硬件产品的增长,并非利好。更重要的是,腾讯想打造的行业标杆的VR产品,如果达不到易于为消费者接受的成本,从而触达更广泛的群体,便是等待另一款现象级的产品来引爆市场。
但最有希望拿出引爆市场的产品的苹果,也在不断跳票。据知情人士透露,苹果已将其首款混合现实头显(AR/VR头显)的推出计划从4月左右推迟至6月,预计将在全球开发者大会(WWDC)上发布。或许苹果对这一市场,至今也没有必胜的把握。
在爆款诞生之前,想要打开VR市场更多需要创业型的投入,但这与腾讯目前稳健甚至有些保守的打法相悖。